在了解大瓶裝葡萄酒之前,我們先來說說標準化的750ml。酒瓶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容器,甚至會直接影響到葡萄酒的質量和陳年潛力。所以750這個數字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含義?
這就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英法葡萄酒貿易史。當時英國使用加侖(Gallon)作為計量單位,而法國則使用升(Litre),1加侖約為4.546升。
為了計算方便,便將運輸單位統一為50加侖(225升)。隨著玻璃吹制技術的不斷完善,人們已經可以精準控制玻璃瓶的容量,所以為了國際貿易的發展,統一形狀和容量成為大勢所趨。
又為了計算方便,波爾多人將一個225升橡木桶的葡萄酒分裝為300瓶,一瓶的容量就是750毫升。所以750ml的標準化其實是數學公倍數的勝利!在確定了標準瓶的尺寸后,其他尺寸的酒瓶也相繼誕生。它們的容量通常為750毫升標準瓶的偶數倍。
市場中比較常見的是半瓶,馬格南瓶和雙倍馬格南瓶。半瓶(Half/ Demi),顧名思義指的是標準瓶的二分之一,其容量為375毫升。這種瓶子在波爾多(Bordeaux)、勃艮第(Burgundy)和香檳產區都很常見。
馬格南瓶(Magnum)的容量是1.5升,相當于2個標準瓶。其名字來源于拉丁語中的“Magnus”,意為“較大的”。波爾多與香檳產區的葡萄酒常會使用這種瓶型。雙倍馬格南瓶(Double Magnum)指的自然就是3L容量的酒瓶。
大瓶裝的優勢
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大瓶裝葡萄酒是1.5L。但如果仔細對比1.5L和750ml的價格,會發現1.5L的大瓶酒往往比2瓶750mL標準瓶價格更貴。為什么消費者不選擇更實惠的標準瓶呢?為什么酒莊要費工費時制作不便于攜帶,成本又高的大瓶裝呢?
一.大瓶裝擁有更好的陳年能力
大多數優質葡萄酒都采用橡木塞封瓶。橡木塞中存在一些天然孔隙,可以允許微量氧氣進入瓶內與酒液發生氧化。酒瓶變大了,但軟木塞卻沒有相應增大,因此酒瓶越大,單位面積內酒液與進入瓶內的空氣接觸的比例越小。
所以,在同等儲存條件下,大瓶可以控制氧化,減緩成熟,讓葡萄酒保留更多的風味。時間久了,葡萄酒的狀態也幾乎可以和裝瓶時保持一致。因此適合長期保存,陳年佳釀。
二.酒質更易保持穩定
酒友都知道,在遇到劇烈的溫度變化等外界環境改變時,葡萄酒極易出現變質,那是因為一些天然微生物也在酒瓶中生長。
但大瓶裝的葡萄酒因為酒量多,在相同的儲存環境下,溫度變化會更小,所以酒體會更穩定。同時大瓶酒因為體積重量較大,所以不易挪動,流轉次數也少。
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大瓶裝有更多的時間沉睡在酒窖中進行成熟,可以更好的保證葡萄酒品質。
三.產量少,更適合投資
目前葡萄酒升值變現主要體現在拍賣市場。在這個市場中,單瓶標準瓶葡萄酒因其分量較小,不易出售,所占份額較小。
因此,收藏投資級葡萄酒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購買整箱和大包裝的葡萄酒。2018年十大葡萄酒拍賣紀錄中,其中7個都是6瓶以上葡萄酒同時出售。
因此對于頂 級酒,大尺寸瓶裝升值潛力更大,出售價格也就更高。在良好保存狀態下,拍賣時酒價往往能增加10%~15%,甚至更高。
四.大瓶裝更好分享
葡萄酒的身影多出現在酒席宴會等熱鬧的場合,因此量多適合分享的大瓶裝就更有優勢。
除了扎實的容量外,在賓朋云集的重要場合,氣勢十足的大瓶裝葡萄酒也相當壓場。特有的視覺沖擊力使它能成為人們視線的焦點,這也是主人誠意最 有分量的體現。在現實生活中,出于成本,倉儲和運輸便利等方面的考慮,1.5L的馬格南瓶是最 受歡迎。它既能延長葡萄酒的熟化時間,又不至于過于笨重。所以1.5L的葡萄酒極富收藏價值。
投資收藏葡萄酒至少是以年為單位,在這漫長的等待時間中,專業的整體恒溫酒窖是必須的。因此,在建造整體酒窖的時候,就要根據未來的藏酒計劃,合理規劃好酒窖的功能分區,兼顧中長期的“飲存藏”酒計劃。